青龙巷
青龙巷位于聚宝街东向,与聚宝街并行,北接横街,南通港仔墘,又名新巷。该巷有一座青龙宫,故称青龙巷。
青龙巷早在宋代即已初具规模,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巷口青龙宫与聚宝街毗连,相传在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之时,是蕃商在此兑换货币和聚居的重要场所。青龙宫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宫内所奉祀的神祇是保生大帝。泉州人称保生大帝为花桥公、大道公、吴真人。吴真人,名本(音滔),字华基,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乃北宋闽南一带名医,具有济世救人之医风,被誉为神医。如今,闽台各地对吴真人的崇拜极为普遍,将吴“医神”与“海神”妈祖并尊为“海峡保护神”,在台湾的青龙宫有160多座,大部分是从这里分炉出去的,泉州青龙宫是闽台亲密关系的具体见证。龙形的巷子延伸到环境优美的南环城河。沿着“龙头”往北深入,有风格不同的古民居,除典型的清代闽南传统的院落式民居外,还有本世纪初东南亚归国华侨兴建的中西合壁的洋式建筑,精致的红色外墙砖雕和室内倒莲花雕塑,独特的西式窗棂,使得这些民居别具特色。较为典型的有位于青龙巷5号的李妙森故居,由旅菲华侨李妙森建于1927年:位于青龙巷32号的林廉平故居,是民国年间建筑的闽南古民居,有“出砖入石”和蚵壳厝墙体,规模宏大,富有地方特色。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