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在线客服
【古城街巷】洋楼巷(八角楼巷)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华侨建筑

泉州市是全国著名侨乡,当地人出国谋生的历史悠久。唐代就有泉州人开始沿着海路外出谋生,宋元时期泉州人出洋兴贩达到鼎盛时期。至今,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大约700多万人,占全国海外华侨华人的1/5。自古以来,华侨华人经过数代努力拼搏奋斗,当他们事业有成后,便回到家乡捐资公益事业,造福桑梓。同时,为了光宗耀祖、成家立业,便在家乡兴建宗教寺庙、宗亲祠堂和华侨民居。

泉州华侨古民居众多,现存建筑以清代和民国年间为主,不少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这些华侨古民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红砖红瓦古厝,另一类是中西合璧的洋楼。在古城西街和中山路附近,华侨古民居较为集中,它们所在的街巷也因此得名。华侨古民居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历史财富,在这些以华侨民居命名的古街巷中,还可以寻找到他们出洋奋斗谋生和返乡寻根谒祖的踪迹。

洋楼巷(八角楼巷)

洋楼巷位于西街西段北向,又称八角楼巷。巷内(西街510号)有一座华侨民居一八角楼,因其主体建筑立面是八个角,被称为“八角楼”。又因其是华侨洋楼,故该巷被称为“洋楼巷”。

八角楼的建造者为汤文景,年轻时汤氏三个兄弟到印尼做生意,功名成就后在这里盖起了八角楼。这处清幽静谧的院子,面积达到300平方米,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这座八角楼的建筑轮廓错落有致,主体建筑采用泉州瓦窑的“清水砖”,前大门和窗为典型西式风格的荷兰式柱子和窗台,内部结构和装饰依旧遵循泉州古大厝的格局,是中西合璧的典型建筑,也是当时西街一带最为气派的洋楼。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2020年泉州市招商推介
+1
热门推荐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