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在线客服
【古城街巷】曾井巷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名人故居

泉州古代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统计,泉州有历代进士2500多人,文武状元10个。泉州古街巷之所以成名,多与历史名人有关。有些古街巷在名称上虽然未直接体现这些历史人物,但因有名人故居而闻名。

在泉州古街巷地名中,有许多记录着各个朝代显赫的泉州历史人物。在东街南侧有一条小巷,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府第所在地:在中山北路县后街西向一条小巷,传说是北宋泉州太守韩国华与侍婢连理私通并生了韩琦,韩琦成人后历任北宋三朝的宰相,后人便将连理母子居住的小巷命名为连理巷;宋末元初以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府第及庄园所命名的街巷,可以看出当时蒲氏家族地位的显赫和生活的奢糜;西街三朝巷的得名,是人们为了纪念南宋三朝丞相的泉州人留正(实际上留正在宋孝宗朝为枢密使,宋光宗、宁宗两朝为相),把该巷称为“三朝元老巷”;在西街北侧的曾井巷,传说南宋刑部尚书、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曾从龙出生在巷内宅旁的古井盘上,人们便将古井所在的街巷称为曾并巷;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设府第于泉州,因其官职称都督,所以人们把他府第所在的街巷称作都督巷;东街的洪衙埕则因明清之际先仕明朝、后为清朝重臣的洪承畴曾在此兴建府邸而得名;东街的万厝埕是因清朝提督万正色的府第建于此,故得此名。

泉州吉代名人居住过的老屋、任职过的府衙、生活过的街区,尽管有的在岁月的风雨中已经残损,依然存留着名人的气息,述说着名人奋斗的故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是璀璨夺目的人文景观,是先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曾井巷

曾井巷位于西街西路段北向,该巷为曲尺形,南起西街,东接孝感巷。因宋代状元曾从龙出生在这条巷的一口井边,故该巷被称为曾井巷。

曾从龙(1175-1236),字君锡,别号云帽居士,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状元。曾从龙出身于官宦世家,为曾公亮(北宋宰相、学者、军事家)四世从孙,授签书奉阁军节度判官、兵部员外郎、左司郎中、起居中书舍人、刑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枢密院使督视江准、荆襄军马。卒赠少师,封清源郡公。

曾从龙原籍泉州,西街人,其后裔徙居晋江安海镇西垵村。在泉州西街曾井巷内仅存一口井,他出生的地方,井后墙垛上立有石碑一块,刻“状元井”三大字,字骨遒劲。在安海西按村不仅有曾从龙故居,还有“曾从龙纪念馆”,收存写有“宋太师枢密使曾公神道”的石碑一方。位于东石镇张塘村的竺云禅寺有曾从龙书“东方净土”四字的石碑,安海龙山寺藏有他的敬匾“八闽活佛”一方。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2020年泉州市招商推介
+1
热门推荐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