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在线客服
百年寻根终落地 同胞手足一家亲 ——马来西亚吉坡惠安公会康邺夥会长找到亲人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2015年10月,第八届世界惠安泉港台商区同乡联谊会在泉港区举办。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全力以赴做好大会的接待和服务工作。侨联主席王梅珠按照大会的安排负责侨亲入驻酒店、大会交流、参观和观看文艺文化表演,期间拜访了部分出席会议的海外侨领及社团会长。第二天到惠安和台商投资区的途中,一位慈祥的、戴着眼镜、头发鬓白的老先生向王梅珠主席自我介绍:“王主席,我是马来西亚吉玻惠安公会的康邺夥,我想请您帮忙找我的祖家在哪里?我以前有托惠安乡亲找了好多次,都没有找到,这次想利用参加世联会,把我的儿子也带过来,希望他配合你们,看能不能找到?”因为有过两个成功的案例,所以王梅珠主席感到信心十足,马上以诚恳的语气对他说:“好的,我回去后,马上帮您找,但您要将一些相关的信息尽可能详细提供给我。”

世联会结束后,康邺夥会长的儿子康国俊先生发给王主席一封邮件,邮件说,他们只有一个康邺夥爷爷的名字叫康天赐,爷爷的墓碑上写着:“惠安田篮郷,康天赐陈府君”,就这么简单。王主席先从《泉港姓氏志》入手,但翻开《泉港姓氏志》的康姓一看,在泉港姓康的只有十几户50多人,在沙格村许店,其他地方没有姓康的了。她又想到了大惠安,想起一位高中同学的爱人姓康的,就电话求助高中同学。很快得到信息反馈:惠安姓康的有净峰、小岞、螺阳五音和黄塘亭林。有了这几个地名,大大缩小了范围。泉港区侨联又联系惠安县侨联协助调查。惠安侨联第一时间派县侨联一位干部和镇侨联主席分别到这几个有康姓的村庄进行核实,但都没有一个田篮的地名,问了这几个村的老协会会长或有参加编写族谱的年长老先生,也没有信息。而紫山镇有一个叫“田篮”自然村的却没有一个姓康的。因为寻找无果,这事就这样搁着。

一年多过去了,王梅珠主席想到对老先生的承诺,觉得特别愧疚,特别难受。12月,泉港区侨联再次联系惠安县侨联,一起到惠安县民政局地名办了解关于惠安县域内乡镇、村庄名称更改备案情况。惠安县行政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查看了惠安县1978年地名更改登记备案册,没有一个“田篮”的镇或村名。大家商量干脆直奔黄塘镇亭林村,碰碰运气。在黄塘镇侨联主席的陪同下来到亭林村,他们先到村小学旁一个民办鞋企车间里落座,遇到一位年近80岁的老先生,顺便向他了解这个村华侨的情况。老先生说:“我们这个村绝大部分姓康,但一百多年前去南洋的还真没有听说。”大约20分钟后,村委会康主任到了,等他们把有关情况及墓碑的信息给他看后,他马上说,他舅舅家里也一直在找一百多年前过番的南洋兄弟。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简直兴奋得不得了,有八九不离十的感觉。据村主任介绍,他舅舅也姓康,76岁了,以前是铁道部队转业干部,文字水平很高,特别是对编写族谱很用心。他们在黄塘街找到他舅舅,舅舅自我介绍名叫康业成,当听到这名字时,“康业成”与“康邺夥”,是同辈堂兄弟的名,更确信了。

康业成老先生说他几十年来苦苦寻找他爷爷的两个下南洋的兄弟,经常会到县档案馆、图书馆、方志办去查找资料、线索,把书都翻烂了,那些单位的干部都认识他,但都没有任何消息。他还把自己几十年来写在笔记本上家族成员关系表拿给他们看,其中爷爷的两个哥哥到南洋去后,就杳无音信,其中一个就叫康天赐。虽然没有音信,但他们依然在祖屋里做了康天赐的牌位。当问及为什么康天赐墓碑上刻的是“田篮”而不是现在的“亭林”,康业成马上从手机里找出他几十年来收集拍照的康家祖墓碑石上的照片,也是“惠安田篮”,这就真正对上了。而对墓碑上刻的“康天赐陈府君”,康业成解释到:以前这个村就只有“陈”和“林”两个姓,陈林两大家族和睦相处,其中有一个时期,陈林两家反目成世仇,后来一位姓康的入赘给陈家,陈家改姓康,康林两家才重归平静,相安无事,所以村里后来的康姓人家一般都会写上“康××陈府君”,以表示他们原本是陈家的子孙。这样解释一点也不牵强,太符合逻辑了,所有的疑惑都一一得到合理解释。得到确切结论后,他们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康邺夥会长在上海上班的儿子康国俊先生,康国俊激动地马上电话告知远在马来西亚的父亲康邺夥,康邺夥又马上打电话给康业成,两位从未谋面的堂兄弟远隔千山万水,时隔百年,终于在电话中联系上了。能这样顺利找到康会长的祖家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王主席和惠安县侨联黄主席开玩笑:“是我们永不言弃的真心和耐心,感动并打动了老天爷,所以老天爷也在暗暗的保佑帮助我们。”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


12月17日,康国俊与堂叔康业成同在上海工作的儿子见面。2017年第一天,1月1日下午2点46分,康国俊先生乘坐上海到惠安的动车缓缓抵达惠安动车站,康业成在上海工作的儿子提前一天回家到动车站接站,“百年寻根梦,真的实现了吗?”康国俊坐上堂弟的车来到黄塘亭林村老家。虽然已是隆冬季节,一路经过聚龙小镇、黄塘溪,一幅幅中国乡村的美景仍不断映入眼帘,但他还是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巴不得快点与家族亲人见上面,与亲人畅谈百年思乡之情。康国俊回上海后,微信告知王主席,他爸爸妈妈及叔叔婶婶定于春节后元宵期间回家乡拜祖。2月10日,康邺夥夫妇携弟弟、弟妹踏上了回家的路。2月11日下午,王主席应邀参加了他们的家庭聚会,见证了海内外兄弟百年团圆的喜悦。他们说这一整天,整个家族一百多位亲人都聚在老家祖屋里,在祖宗的牌位前,海内外兄弟家人一起虔诚叩拜,认祖归宗。穿越时空,畅谈古今,其乐融融,触景生情,王主席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们:康家兄弟喜相逢,元宵佳节乐团圆,百年寻根终落地,同胞手足一家亲!表达了此情此景海内外兄弟寻根、团聚的喜悦!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2020年泉州市招商推介
+1
热门推荐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