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在线客服
且记故乡月一轮

+1

-1

收藏

+1

-1

点赞6

评论2021

2022年5月18日的傍晚时分,我正准备吃晚饭,看到手机上蹦出一条消息“Are you available?”对方是印尼第3代华人李源盛。他曾于2021年6月初,在南安金淘镇找到他的祖籍地和族亲。

李源盛知晓我是为寻根一事想要采访他,几次挤出时间,都因他工作太忙被打断。当晚刚开完2个多小时视频会议的他,给我发来了这条信息,那时我还不知道他不仅晚饭没吃,午饭也没吃。看到消息后,我立刻放下拿到嘴边的包子,拿起纸笔,记录起南安西北部的一个侨乡古镇——金淘镇和华人的寻觅往事。

多年来,在中国和印尼之间往返的航班上,常常会出现华商李源盛的身影,他长着一张中国人的面庞,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国话。“第一次到中国,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我正读初中,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北京旅游。”李源盛懵懂的年纪,对祖籍国还没有概念,但北京街头的自行车大潮一直留在脑海中。机缘巧合,工作后李源盛又来到中国,这一次他选择留在中国,如今在上海创业已经有20个年头,投资建厂,事业有成,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商会 (INACHAM)主席。

新冠疫情发生后,申请两年居留证的李源盛工作、生活有些不便。2021年,一位朋友问李源盛为何不办长期居留证,并告诉他如果能证明祖籍国是中国,便可以申请。李源盛说:“我的祖母去世后,我们家便与中国的亲人失去联系,我只知道祖父祖母是福建南安人。家人很早就想寻根,但因为中文不好,交流不顺畅,我的中文也仅能口头交流,看不懂文字,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没有办法证明。我常说我是一名华人,其实我的心是虚的。”这位中国朋友建议李源盛寻求侨务部门的帮助。

李源盛找寻故乡的心再次被触动,他通过上海市侨联联系到福建省侨联,又辗转找到南安市侨胞咨询服务号,联系上南安市侨联工作人员田文炜。“他们希望我尽可能提供相关线索,我当时没找到,想着实在不行就验DNA吧。这时我父亲来电说在印尼的家里有一张祖父祖母的结婚证书,但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

结婚证书中提到“山坂李宅”,田文炜想着可能是梅山镇李氏国字辈,或是罗东镇山坂村的人,询问后发现都不是,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田文炜从南安侨史工作群了解到金淘镇有个地方叫山坂,也有李氏。

2021年6月6日下午2点左右,田文炜与金淘镇侨联常务副主席杨文渊取得联系。杨文渊看着这张结婚证书,想起几年前,曾经帮助祖籍内山坂的好友李幼村在印尼寻到父亲的墓,还找到在印尼的堂兄弟,便拨通李幼村的电话,询问他是否与李源盛或其家人认识。

无巧不成书,原来李幼村在印尼找到的堂兄弟竟是李源盛的父亲李启达。2019年,在乡亲的介绍下,李幼村认识了李启达,还曾到李启达的家中拜访,看到墙上挂的那张结婚证书,发现证书上的证婚人李村夫正是李幼村的父亲。下午5点左右,杨文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源盛。

李源盛祖父祖母的结婚证书

2年前已经找到国内的亲人,为何李源盛一无所知呢?李源盛说:“我父亲中文不好,以为李幼村叔叔只是一位普通的朋友。”

为了能帮李源盛找到更多的族亲,杨文渊到内山坂的李家祖厝查阅族谱,发现了李国怀和他的14位兄弟姐妹的名字,但族谱只记录到这一代,这些兄弟姐妹的后代无从查起,李家祖厝的人也不知道。

山坂李氏族谱上写着李国怀名字的一页。

6月17日,南安市侨办给李源盛开具一份证明,上面写到:“李源盛祖父李国怀原为南安市金淘镇莲坑村人,1940年至1942年往印尼定居。”这份证明帮助李源盛成功申请到10年的居留证,生活和工作都更加便利,但更重要的是他获得前所未有的踏实。“‘我是华人’说得更有底气,站在这片土地上,不再局促,因为这里有我的故乡和亲人,期待有机会可以回到故乡看看。”李源盛说。

“看到侨亲见到亲人笑了,我也就笑了。只要是有一丝线索,我都不愿舍弃。帮助华人寻根是善事好事,也是我的责任所在。”一幕幕认亲画面坚定了杨文渊义务帮助寻根的步伐。

2018年3月初,天气回暖,金淘镇文山村张灯结彩。“欢迎新加坡亲人回乡认祖恳亲”的条幅,路边的鞭炮,备好的宴席,成群结队站在村口的村民,甚至还有村民是特地从外地赶回来的,都在等待着素未谋面的远方亲人归来。

不一会儿,一辆面包车缓缓驶进村庄,在杨文渊的引导下,新加坡华人许金绵带领祖孙三代一行13人从车上下来,鞭炮响起。“受宠若惊,很奇妙啊,不懂得为什么从未见过面的亲人相见,会有莫名的感动。父亲与族亲初次碰面,说着爷爷讲过的话,讲着讲着,情绪涌上来,眼泪就下来了。”许金绵的儿子许年财时隔4年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感动。

许金绵带领祖孙三代一行13人在祖屋合影。

许金绵等人在泉州待了几天,族亲带他们浏览当地的风景名胜,时任泉州市侨联副主席王巧丽带领他们参观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还向他们展示当时正在筹备的泉州市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我们当时看到很多数字化的族谱,对寻根的华人非常有帮助,准确度和效率会提高很多。”许年财说。

故乡的热情接待是许年财一家人从来不曾预想到的。2015年,年迈的许金绵时常谈起想回南安看看,但因为没有认识故乡的人,一直未能如愿。2年后,许年财有一位新邻居是从泉州到新加坡探望在当地读书的女儿,闲聊时,讲起这事儿,恰巧这位新邻居认识泉州市侨联的工作人员。“我把我祖辈的名字和‘南安县文殊乡十四都’的地名发给新邻居,他们转发给泉州市侨联。当时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几天后,便收到消息,说是找到了,我当时脱口而出‘真的吗?这么快吗’,有一点不可思议。”许年财说。

半信半疑的许年财通过微信与杨文渊通话,杨文渊告诉他,十四都是金淘镇以前的名字,在金淘镇文山村的许氏族谱里找到许年财曾祖父许百腆的名字,也找到族亲。半年后,他们一家人踏上回故乡的路。许年财说:“当时距离爷爷离开南安,已经时隔百年,我们带着爷爷临终前想落叶归根的遗愿又回到故乡。”

从女儿开始牙牙学语,许年财就用中文与女儿沟通,但女儿更习惯用英文交流,他对女儿说:“你必须要会讲中文,这样可以与故乡的亲人保持基本的交流。”有时他也会问女儿,想不想再回南安,女儿说:“要,想回,好玩。”“我女儿很喜欢那里,土地宽广,民众淳朴。寻根之旅对她来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也种下了一颗故乡的种子。”许年财说。

今年是杨文渊义务帮助寻根的第10年,先后为澳大利亚杨老先生,马来西亚王女士,新加坡李先生父子、许老先生一家,定居美国的马来西亚陈女士母子等近20位华人寻到故乡亲人。杨文渊在接受采访时讲到:“在寻根过程中,族谱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当接到征集族谱的号召,为泉州南洋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时,我们竭尽所能做到应收尽收。”杨文渊和同事们一起走遍金淘镇的22个村落,挨家挨户搜寻文献谱牒,共征集到族谱80套共190册。

2021年4月,泉州市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这是全国第一个官方综合性寻根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经帮助50多位华人找到故乡的亲人。

泉州到南安到金淘镇,再到全镇拥有的22个村级侨联和3个校级侨联串点成线,在杨文渊帮助华人寻根生涯中助益良多。据南安市侨联副主席林颖介绍:“2018年,我到侨联报到的第一天就是陪同新加坡侨亲去金淘镇寻根。现在侨亲寻根渠道更便捷了,可以通过南洋华裔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寻根信息或者直接咨询我们的寻根服务号,通过市县镇村四级上下联动,寻根更加高效。”

山一程,水一程,且记故乡月一轮。寻根,寻的是什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明欢在讲座时提出,根文化具有生存性、实效性、情感性3个层次,华侨华人常常因基因和遗传影响他们的社会化定位。李源盛在接受采访时也有提到,寻根之前,在所在国和祖籍国,都会有“他者”“异客”的尴尬心境。而寻根则可以帮他们获得缺失的归属感,让故乡的明月照进心底。(李敏/文 杨文渊 许年财/图)

评论
已有2021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2020年泉州市招商推介
+1
热门推荐
换一批
热点排行